2023海底电缆的市场规模持续提升

时间:2023-05-12 18:30:18 来源: 新浪

海底光缆是海缆的细分品类之一,海缆按功能主要分为海底光缆、海底电缆和海底光电复合缆;近年来,受益于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发展,海底电缆的市场规模持续提升。

中国投资5亿美元铺设海底电缆


【资料图】

路透社6日独家消息声称,中国计划投资5亿美元铺设海底互联网电缆,与美国支持的项目竞争。

路透社援引四名匿名消息人士透露,中方正在规划的这一电缆项目将耗资约5亿美元,是世界上最先进、连接最广泛的海底互联网电缆之一,从亚洲东部、中东直到欧洲,途中涵盖新加坡、巴基斯坦、沙特阿拉伯、埃及和法国等多国。

报道声称,一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,该项目将使中国在与美国的角力中获得战略收益。

报道还说,承建这一电缆项目的中企暂未回应置评请求。不过,中国外交部在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回应,中方“一直鼓励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”。

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下水

近日,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——海南海底数据中心项目(一期)首舱下水仪式在陵水黎族自治县举行。

据悉,海南海底数据中心由岸站、水下中继站、水下数据终端和海缆组成。岸站承载电力、网络接入和中央监控等设施,水下中继站是负责电力及网络分发、控制和回传的中间接续水下设施的统称,水下数据终端则集中放置电子信息设备和水下设施。其中,水下中继站和水下数据终端部署在指定目标海底。

数据中心的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与“天和号”空间站核心舱相当,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底数据舱。通过将数据中心部署到近海海底,利用海水的流速、体量对数据舱进行自然冷却,可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,具有省电、省水、省地、高安全、高算力、低时延的优点。

海底数据中心(Underwater Data Center,UDC)是将服务器等IT设施安装在海底密封的压力容器中,用海底复合缆供电、并将数据回传至互联网的数据中心。

海底数据中心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液冷方案,与陆上数据中心的液冷方案相比,无需考虑土建和楼板承重因素,也无需建设为液体降温的冷却塔,不断流动的水资源是天然冷源,并且能够节约淡水资源。

除可提供通用型数据中心业务外,海底数据中心在面向云服务、GPU超算、AI智能计算、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场景时更具优势,同时可为数字货币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绿色配套基础设施。

主要技术路径包括:岸站→复合海缆高压输电→海底分电站(内部进行高压变电)→数据舱(内部配电、供电,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系统散入海水中)→IT设备→海底光电复合缆传输→岸站(接入互联网,实现数据的多种应用)。

按照数据中心行业标准要求,岸站通过复合海缆向海底分电站进行高压输电;海底分电站内部进行高压变电并实现智能化的开关功能;数据舱内部通过配电实现对每个IT设备的电力供应,并将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系统散入海水中;数据舱中的IT设备通过海底光电复合缆与岸站联通,接入互联网,进而实现数据的多种应用。

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《2022-2027年中国海底光缆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机会报告》显示:

根据有关数据显示,2014~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从1.50GW增长至6.90GW,年均复合增速28.96%;2014~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从0.23GW增长至3.06GW,年均复合增速53.93%。

海缆是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担向陆上电网传输电力的功能。全球海缆交付量从2014年的1954km增长至2020年的5836km,年均复合增速20.00%;我国海缆交付量保持更快增速,从2014年的158km增长至2020年的2904km,年均复合增速62.45%,保持较高增速。

风能电缆同获发展机遇

据统计,截至2022年10月末,全国风机设备公开招标容量达73.3GW,同比增长72.5%,招标规模已远超去年全年。2022年,全国风机设备公开招标量预计将达90-100GW,冲上历史高点,为上年48.4GW的两倍左右。

招标量是风电开发景气度的晴雨表,超预期的招标量意味着风电装机需求的确定性凸显。随着订单的执行落地,预计2023年全国新增并网容量将超60GW。

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信息,目前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全部开工,第二批项目正陆续开工,第三批项目审查正抓紧推进。各省区出台的各类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风电、光伏的新增建设规模已高达810.2GW。

海上风电需要耐高压、高强度的海上风能电缆的支持,海上风能电缆约占海风项目总成本的8%-10%。国内使用的输电海上风电电缆一般是35kV的阵列海上风电电缆和220kV的送出海上风电电缆。

风能电缆按用途可分为电力电缆、控制电缆、电源线,按材料可分为橡胶绝缘电缆、柔性塑料绝缘电缆、低烟无卤绝缘电缆等,其品种繁多,规格丰富,可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。

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电缆行业市场规模为60亿元,同比上涨54.1%。2021年受海风发电抢装潮影响,增速显著提升,随后有所回落并保持稳健增长。预计2022-2025年增长率为37.36%,2025年将达到254亿元的市场规模。

鉴于近年来风能产业的快速发展,再加上国家战略投资力度的加大,电缆宝了解到风能电缆成为一些电缆厂家进军的新领域,也成为电缆厂家利润提高的竞争点。国内的电缆企业纷纷上马风能电缆设备,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。目前,国内风能电缆已经从进口转为国内采购,已经有近百家电缆企业有能力开发出风能电缆,国内风能电缆年产能达220.0万公里。

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挺进

近年来,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,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快提高。风电作为清洁能源,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布局的加快和对海域环境的不断探索,海上风电产业逐渐向大功率、深远海挺进。

我国海上风能资源非常丰富,离岸200公里范围内,我国近海和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约22.5亿千瓦。截至2022年,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已突破三千万千瓦,持续保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全球第一。

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,中国基本上累计装机量占了全球将近一半,过去十年每年新增的量也是全球的一半。中国市场的进步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进步,中国为全球大规模开发风电提供了基础。

近几年,我国近海风电资源开发利用已趋近饱和,全球80%以上的海上风电位于60米以内的近海海域,且面临与近海养殖、渔业捕捞、航线开发等争夺有限资源等问题,发展空间受到挤压;而深远海可开发范围更广,风能资源更丰富,风速风频更优质。

《2022-2027年中国海底光缆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机会报告》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,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、发展现状、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,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、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、行业的发展建议、行业竞争力,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。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,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四川11人被骗偷渡出境“挣大钱” 主犯被判刑2年

成都4月23日电 (吴平华 黄静)近日,四川资阳市公安局临空经济区分局破获了一起11人偷越国边境案,目前...

来源:2022-04-24

全民战疫要坚持的12个健康生活细节

全民战疫,细节制胜!4月21日,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、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向全体市民发布倡议书,...

来源:2022-04-24

中国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

北京4月23日电 (记者 高凯)23日,中国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管理委员会在北京会议中心正式成立。 当日...

来源:2022-04-24

吉林省遭遇“沙尘周” 局地瞬时风力超10级

长春4月23日电 (记者 郭佳)23日,狂风卷着沙土在吉林省多地肆虐。记者从吉林省气象台获悉,这是该省入...

来源:2022-04-24

青海西宁解“静”首日见闻:解“静”不解防

西宁4月23日电 题:青海西宁解“静”首日见闻:解“静”不解防 作者 祁增蓓 23日上午,位于青海省西宁...

来源:2022-04-24

精彩推送